Keni. L.®




Instagram: cornelialikeni
Email: likeni1109@163.com
小红书: @霓





01.  Introduction 
 Keni LI
 Ph.D. candidate/Photographer / Visual Artist /  

 (b.1996) China-born  Photographer,  based in Glasgow, now doing her Ph.D. study at the University of Glasgow. The project for her Ph. D. is about photography, literature and memory writing. Previously to this, she has received two master’s degrees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History, Curating and Critism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World Literature in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and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respectively. Enjoy capturing uncanny beauty within daily life,  expressing delicate emotions and dream space with colour, and her work interweaving multiple mediums (text, photography, and video).





















关于我:
Keni
博士候选人/摄影师/视觉艺术家

1996年出生于中国的视觉艺术创作者,现长居格拉斯哥。格拉斯哥大学在读博士,博士项目关于摄影与文学,探究作家如何用摄影与小说双重媒介建构当代记忆。此前还于爱丁堡大学获得了当代艺术与策展的硕士学位,以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比较文学硕士学位。喜欢用摄影媒介分享吉光片羽与雕刻梦境。穿梭于文字,摄影与视频等多重媒介之间,热衷于用色彩构建梦境与记忆。







02.  My Own Darkroom

伍尔夫要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

北岛在《重影》里感恩自己的暗室

而我想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暗房




“我们是在为一个月、一年、数年后

的眼光拍照。由此而论,面对镜

头,我们仿佛是在对未来搔首弄姿”

               
  ——Orhan Pamuk

壹 | 童年的碎梦

童年记忆大多来自于他者构筑的谎言,

而最贴近内心的渴望,往往不可构筑它

们大多朦胧的氤氲在潜意识的深处大概

那时开始我便对这个奇特的玻璃制品无

比热衷。



我知道它不同于外公家的那片明亮的镜

子也不同于我手中摆弄的万花筒。






记得当年外公是一位摄影爱好者,我幼年
有几本厚厚的影像,以及一叠用一台
vintage VCR录制的生活影像CD,一个
半透明玻璃柜中盛满了老式影集。



母亲大概是我见过为数不多的,有极致
的仪式感且精致的人,每个可能的纪念
日里,我们都会去往照相馆留念。


而我对于影像与色彩的极致热情,大约
是来自父亲的大半基因,爷爷写得一手
好书法,也传给父亲,父亲也是一位有
着绘画梦的文艺青年。



多年后读到Orhan Pamuk的 Istanbul
的莫名亲切感,大约都来自熟悉至极的
家庭影像簿,这位习惯于用记忆碎片讲
述故事的作者。
贰 | 色彩的孩子

如果说二十多年来有什么极致后悔的选择,大概是放弃了绘画,也未选择参加艺考,最终走上了一条四平八稳、波澜不惊的道路。

读文学的五六年间,我依旧无法学会用语言讲述故事,依旧像多年前语文写作课上恐惧的女孩。


我大概是一个十足的视觉记忆者,就像当年在画板上调出无尽色彩一样,我习惯于搜集色彩、整理色彩
我将我去过的每一处,都用色彩标记起来。

上海是退红,台北是普鲁士蓝的
法国是鹅黄与雪青,悉尼是浅水蓝
意大利是栀黄。

这些所有有关色彩的记忆,形成了一份私密化的城市档案。





叁 | 转与回


终于如同穿着芭蕾舞裙,无尽转圈的我感到了疲惫,
一直在寻找可能的回到原点的方式,
或者是一种疏离于日常生活的方式。

在无尽的阅读中,似乎寻找到影像与文字理论本身的同根性,寻找到一个不用退学也可触及的简易方式。

我依旧习惯独自一人的旅行,习惯于背着相机走在街头,凭借潜意识寻找灵感的方式,不阅读地图,凭借光与影的指引寻路。

或者坐在图书馆影像集的角落,翻上一整天的摄影理论。亦或是持久的去听影像课,去翻阅每一个课程中熟悉或模式的名字。

有时候会想,我们只是选择了不同的讲述方式。
我羡慕于那些用黑白横竖架构的文字,就可以讲清楚故事的人;他们在言语这套意识形态中行走的游刃有余。
而我依赖色彩,却仍只能朦胧的挤出思想中几片云朵。








Tel: (+44) 7536120737

   Email: likeni1109@163.com
Instagram: cornelialikeni

小红书: @霓